回头打听打听村里有没有人专门做家具的,如果没有您就可以试试。
咱别抢了村里别人的营生就行。
毕竟咱们是外来户,还是保持低调的好。”
杜连桥点点头道:“你说的对,咱们不能招人恨。
回头打听打听再说。”
晚上杜连桥夫妻带着三个儿子睡东屋,杜雨涵还是一个人睡西屋。
杜雨涵准备在老河湾村多住几天,帮着爹娘安顿好了再走。
从这里离开之后杜雨涵就准备进山一次,到山里去采一些草药。
如果能遇到一些珍贵草药就更好了,哪怕就是小苗苗也行,只要移栽进空间,以后就能有源源不断的草药用了。
空间里的草药品种她要慢慢的丰富,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。
进山明天杜连桥就要跟着一起去上工了,王玉巧还可以在家里收拾两天也要去上工了。
第二天杜家老大、老二在家帮忙干活看着弟弟。
杜雨涵也和养母一起开始做棉被。
挑残次比较严重的布料做棉被。
大炕铺开做棉被很方便。
布料铺开然后就开始一层一层的絮上棉花,絮好棉胎之后再铺上被里,然后就用针线在被子上多缝几行,把棉被四个边也缝好,棉被就做好了。
做棉被比做棉衣更简单,娘俩一起动手就更快了。
一天时间就把两床棉被给做好了。
棉花就这么多,只够做两床厚棉被。
家里原来就有的棉被也被娘俩给拆洗了。
棉胎又找人给弹了一下,还比较好的娘俩就给续上了一层还剩下的新棉花又重新给做上了。
有两床特别旧的棉被就被当作炕被铺在了西屋的炕上。
布料还剩了许多,杜雨涵就和养母一起给家里人做了几身新衣服。
特别是家里几个男孩子,长的很快,都需要做衣服了。
剩下的布料杜雨涵让养母给收了起来。
她决定等她回去后给这里再寄一些棉花过来,棉被还应该再做几床,免得冬天不够盖冻着。
家里都收拾好了之后王玉巧也去上工了。
村里的大食堂也在计划中建了起来,自此全村也都集中在一起吃饭,不用在自家做饭了。
杜雨涵见养父母一家生活已经进入了正轨就向杜家人告别要走了。
她出来的时间不短了,还要进山去采药,所以不能再待了。
杜连桥夫妻也知道女儿不可能一直跟他们生活在一起,她终究还是要回到韩家去。
有再多的不舍也只能忍痛看着女儿离开。